科技立业   尚德兴邦
技术中心 Case

无鱼粉高效仔猪饲料配方研究

日期: 2015-01-07
浏览次数: 149

 

无鱼粉高效仔猪饲料配方研究

 

李绍章 刘春雪 杨雪海 黄少文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209)

 

摘要:研究用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提供氮素营养的无鱼粉仔猪高效饲粮配方。试验选择32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24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即A1组5%,A2组10%,A3组15%,A4组20%;膨化大豆按等氮原则也设4个梯度,即B1组6.94%,B2组13.88%,B3组20.83%,B4组 27.77%,配制成8种断奶仔猪日粮分别饲喂8组试验猪。仔猪32日龄断奶即入试,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各2周,至6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试验前期,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改善(P>0.05),腹泻减少;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并且膨化大豆用量过高时腹泻加重,试验后期,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改善(P>0.05);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和改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筛选出的无鱼粉饲料配方前期日增重最高为326.03g,饲料转化率1.34,后期日增重最高为558.77g, 饲料转化率1.40。

关键词:膨化大豆 发酵豆粕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腹泻率

 

鱼粉因其必须氨基酸含量高,结构合理,适口性好,易消化利用等优点而成为配制仔猪全价日粮的常用蛋白质饲料原料。但鱼粉又因品质稳定性、安全性和资源制约及市场价格多变等因素而加大了在乳仔猪饲料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方面的难度。尤其是高品质鱼粉均依赖进口,价格过高且货源不稳定。因此,利用经特殊加工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替代优质鱼粉研制安全高效饲料对发展规模化养猪早期断奶技术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优质的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作为蛋白营养源研制断奶仔猪饲料,通过饲养试验筛选确定二者的适宜配合比例及其高效配方,以降低饲养成本,发展仔猪早期饲料营养新产品和新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 发酵豆粕 购自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发酵豆粕是用特殊菌种经发酵酶解而成的产品,主要成分为植物源性蛋白多肽。用隆丁分区法检测蛋白分子量,其高分子蛋白占2.29%,中分子蛋白占4.29%,低分子蛋白占43.41%。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1 发酵豆粕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干物质%

粗蛋白%

消化能MJ/kg

赖氨酸%

蛋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组氨酸%

苏氨酸%

乳酸

%

益生菌CFU/g

含量

92.12

50.29

15.54

3.04

0.68

2.38

9.78

1.26

2..05

3

1×107

注:干物质、粗蛋白和赖氨酸为实测值。

1.2 膨化大豆 采用洋工EXT-155S型湿法膨化机生产,膨化温度125~130。膨化大豆经

  

测定粗脂肪含量17.70%、粗蛋白含量34.58%、脲酶活性ΔPH 0.03(按GB 8622-88的方法测定)。

1.3 试验动物 试验选择32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240头(30窝),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1.4试验设计

试验分A组和B组。A组: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即A15%A210%A315% A420%B组:膨化大豆,依等氮原则也设4个梯度,即 B16.94%B213.88%B320.83%B427.77%。试验从32日龄开始到60日龄结束,前14天为试验前期(断奶应激期),后14天为试验后期(仔猪保育期)。

1.5 试验日粮配方、营养水平及配制方法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3。日粮配制方法是根据配方先将大豆、玉米、碎米等基础饲粮全部膨化,然后粉碎并与其余各成分混合均匀,试验料为粉料。玉米和碎米膨化后的淀粉糊化度不低于70%

3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原料

A1

A2

A3

A4

B1

B2

B3

B4

玉米(%

25.74

25.00

25.00

25.00

31.59

26.43

28.34

26.71

碎米(%

23.31

24.37

24.69

25.00

20.00

23.54

20.00

20.00

去皮豆粕(%

15.95

10.63

5.31

0.00

15.95

10.63

5.31

0.00

乳清粉(%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膨化大豆(%

16.00

16.00

16.00

16.00

6.94

13.88

20.83

27.77

发酵豆粕(%

5.00

10.00

15.00

20.00

11.52

11.52

11.52

11.52

预混料(%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营养成分

消化能(Mcal/kg

3.32

3.32

3.32

3.31

3.28

3.30

3.32

3.33

水分(%

10.32

10.4

10.45

10.52

10.55

10.36

10.33

10.22

粗蛋白(%

21.9

21.34

21.04

21.22

21.25

21.35

21.1

21.08

粗脂肪(%

5.50

5.35

5.42

5.56

4.78

5.33

6.12

6.88

粗纤维(%

1.79

1.98

1.63

1.65

1.74

1.52

1.69

1.57

钙(%

0.96

1.02

0.94

0.92

0.9

0.88

0.85

0.77

总磷(%

0.68

0.6

0.57

0.62

0.59

0.56

0.63

0.54

赖氨酸(%

1.3

1.25

1.22

1.28

1.25

1.3

1.26

1.24

注:①以上营养成分含量除消化能是估算值外,其它均为实测值。②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NRC(1998)10~20kg标准配制。③药物及其它成分:香味剂200ppm,甜味剂250ppm,复合酶制剂2000ppm,洛克沙生50ppm,抗敌素20ppm,抗氧化剂150ppm,防霉剂500ppm。④配方价(当时):A1组3146.78元/吨,A2组3258元/吨,A3组3369元/吨,A4组3479元/吨;B1组3178元/吨,B2组3265元/吨,B3组3340元/吨,B4组3422元/吨。

1.6试验猪的饲养

入试时少喂勤添,入试一周后自由采食,按观测内容做好各项记录。试验猪的消毒、驱虫、免疫等按猪场常规进行.

1.7 试验观测指标

1.7.1 生产性能指标:入试第0天、第14天、第28天称空腹重,逐日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结束,分组统计试验期间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

1.7.2 腹泻率: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试验猪腹泻情况,试验结束时按如下公式计算腹泻率:1头猪腹泻1天记为1次腹泻。
  腹泻率=腹泻次数*100%/(猪头数*试验天数)

1.7.3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各组的增重收益和饲料成本,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8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5528——200572在湖北省仙桃市食品公司毛嘴猪场进行。

1.9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试验日粮饲喂断奶仔猪的增重情况

结果见表3。从表3中结果可见,试验前期日粮中,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逐渐提高(P<0.05);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逐渐下降(P<0.05)。同时,试验前期,B1组日增重显著高于A1组(P<0.05),A4组日增重显著高于B4组(P<0.05)。结果表明,前期日粮中当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提供的蛋白质总和相同时,如果发酵豆粕提供的蛋白质所占比例大于膨化大豆提供的蛋白质所占比例,则日增重提高;试验后期日粮中,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后期日增重B4组和B3组显著高于A1组和B1组(P<0.05),A4组显著高于B1组(P<0.05)。结果表明,在试验后期日粮中,加大发酵豆粕配合比例仍有提高仔猪生长速度的效应,但相比之下,膨化大豆对发挥仔猪后期生长性能的作用效果更好。

3 不同试验日粮饲喂断奶仔猪的增重结果

处理

32日龄重(kg)

46日龄重(kg)

前期日增重(g)

60日龄重(kg)

后期日增重(g)

A1

8.92 ±0.45

12.89 ±0.76

283.69±12.32d

20.21±0.85

522.62±10.46cd

A2

8.94 ±0.46

13.03±0.78

292.49±17.54bcd

20.45±0.84

529.85±18.86bcd

A3

8.92 ±0.48

13.32±0.89

314.81±20.58ab

20.93±0.87

543.29±13.00abcd

A4

8.93 ±0.47

13.49±0.67

326.03±14.90a

21.61±0.69

547.56±9.97abc

B1

8.92±0.46

13.37 ±0.69

318.27±15.92ab

20.62±0.69

517.87±12.82d

B2

8.89±0.48

13.30±0.62

314.71±10.65ab

20.78±0.66

534.31±17.11abcd

B3

8.92±0.45

13.13±0.59

301.24±10.10abcd

20.95±0.63

553.03±13.19ab

B4

8.92±0.46

12.92±0.67

285.80±14.64cd

20.75±0.68

558.77±15.30a

注:同一列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 不同试验日粮饲喂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试验前期日粮中,当膨化大豆用量相同时,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仔猪日采食量逐渐提高(P<0.05);当发酵豆粕用量相同时,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采食量逐渐下降(P<0.05),而且A4组和B1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1组、B4组和A2组(P<0.05),即前期日粮中当发酵豆粕用量较高,膨化大豆用量较低时,日采食量较高。结果表明,前期日粮中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后期各处理组的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膨化大豆较适于饲喂培育期仔猪。

整个试验期间,各组间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A组前期、后期一直较好,B组后期有明显改善趋势。A组前期以A4组和A3组较好,而后期以B4组和B3组较好。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在不同阶段仔猪日粮中的配合量能不同程度的影响仔猪饲料的适口性、消化利用率:发酵豆粕对前、后期饲料均有较好的适口性、转化率,但膨化大豆在后期饲料中的饲喂效果更好。适当调整二者的配合比例,无疑有利于减轻仔猪早期断奶后的应激和增强保育期生产性能的发挥。

 

 

4日粮中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不同配比对断奶仔猪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处理

前期日采食量(g)

前期料肉比

后期日采食量(g)

后期料肉比

A1

397.55±11.35b

1.41±0.10

773.55±30.44

1.48±0.04

A2

402.19±8.37b

1.38±0.10

776.48±38.43

1.47±0.03

A3

409.31±10.34b

1.31± 0.10

776.53±8.85

1.43±0.05

A4

435.18±16.72a

1.34±0.08

788.83±19.22

1.44±0.05

B1

437.66±14.58a

1.38± 0.06

776.96±38.28

1.50±0.05

B2

418.07±17.93ab

1.36±0.04

783.77±37.71

1.47±0.04

B3

412.59±11.02ab

1.37±0.03

785.25±18.22

1.42±0.02

B4

402.17±24.83b

1.41±0.02

783.46±35.07

1.40±0.03

注:同一列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日粮中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不同配比对全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见表5。从表5可见,全期日增重以A4组最高,且与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4B2B3B4、与A1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前两周内的日粮中以发酵豆粕为主要蛋白源为好,后两周的日粮中以适当提高膨化大豆用量为宜,即前期日粮中发酵豆粕配合量应为1015%,后期日粮中膨化大豆适宜配比含量为13.8820.83%。

5 日粮中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不同配比对全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处理

32日龄重(kg)

60日龄重(kg)

日增重(g)

日采食量(g)

料肉比

A1

8.92 ±0.45

20.16±0.79

401.49±13.58c

582.66±19.95

1.45±0.09

A2

8.94 ±0.46

20.45±0.84

411.17±14.61bc

588.19±49.90

1.43±0.11

A3

8.92 ±0.48

20.98±0.87

430.72±14.64ab

594.96±13.42

1.38±0.05

A4

8.93 ±0.47

21.07±0.79

438.46±5.85a

614.41±15.35

1.40±0.04

B1

8.92±0.46

20.62±0.69

418.07±9.54abc

607.31±26.40

1.45±0.03

B2

8.89±0.48

20.78±0.66

424.51±9.94ab

600.92±24.06

1.42±0.04

B3

8.92±0.45

20.95±0.63

427.14±9.28ab

598.92±14.61

1.40±0.01

B4

8.92±0.46

20.75±0.68

422.29±10.43ab

592.32±18.34

1.40±0.02

注:同一列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4 日粮中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不同配比对腹泻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6。试验期间仔猪的腹泻情况主要发生在断奶后1~2周,第3~4周各试验组都基本没有腹泻发生。前期的结果表明,当膨化大豆用量相同时,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断奶仔猪腹泻率明显下降,10%15%20%发酵豆粕处理组腹泻率依次比5%处理组下降了15.38%56.41%76.92%。但B4则较高出B1B2B3组,可能与膨化大豆用量过大有关。

6 日粮中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不同配比对腹泻率的影响

处理

头数

记录天数

腹泻头·天

腹泻率

A1

30

14

39±9.0

9.3%

A2

30

14

33±7.2

7.9%

A3

30

14

17±5.5

4.0%

A4

30

14

9±2.0

2.1%

B1

30

14

15±4.0

3.6%

B2

30

14

18±3.0

4.3%

B3

30

14

15±5.0

3.6%

B4

30

14

38±6.0

9.1%

2.5不同试验日粮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7可见,A4组价格比A1组高330/吨,但A4组毛利润比A1组高出6/头。从配方成本价格看,A3组低于A4110/吨,但毛利润与A4组相当,表明A3组饲料配方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结果再次证实应提高仔猪饲料性能质量以发掘仔猪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7不同试验日粮的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料组别

全期增重

增重产值

料肉比

饲料价格

饲料成本

头均毛利润

A1

11.24

157.38

1.45

3.15

51.34

106.04

A2

11.52

161.18

1.43

3.26

53.70

107.48

A3

12.06

168.84

1.38

3.37

56.08

112.76

A4

12.28

171.87

1.40

3.48

59.82

112.05

B1

11.706

163.88

1.45

3.18

53.98

109.90

B2

11.89

166.41

1.42

3.27

55.21

111.20

B3

11.96

167.44

1.40

3.34

55.92

111.52

B4

11.82

165.53

1.40

3.40

56.26

109.27

注:1)仔猪按市价14元/kg计算;

2)头均毛利润=增重产值-饲料成本。

3.讨论与结论

3.1 仔猪断奶初期,发酵豆粕具有比膨化大豆更好的抗断奶应激作用的饲料原料,有改善仔猪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改善断奶仔猪肠腔环境、缓解断奶营养性应激反应的作用。

从本试验中可以看出,仔猪断奶初期,当日粮中膨化大豆用量相同时,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逐渐提高,腹泻率逐渐下降。这显示出发酵豆粕对断奶应激期仔猪具有良好的可消化吸收性和抗断奶应激的营养保健效果,这应是发酵豆粕大分子蛋白物质被发酵酶解,抗营养因子被有效灭活,乳酸、益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发酵豆粕在早期培育仔猪饲料中替代鱼粉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使仔猪生产潜能得以较好的发挥 [1]而当发酵豆粕用量相同时,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逐渐下降,膨化大豆用量过高时,腹泻率加重。这与日粮脂肪含量提高而断奶仔猪脂肪酶活性下降有关。据报道,仔猪断奶时胰腺和消化物中脂肪酶活性分别下降到断奶前的30%和60%,胰酶活性需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到断奶前水平[1]。另外脂肪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可以在肠道内消化为脂肪酸,并被肠道吸收,而决定脂肪酸吸收速度的是肠粘膜载体蛋白的利用率和浓度,特别是长链脂肪酸只有与载体结合才能被转运。季芳(1989)发现,仔猪刚断奶时酸结合蛋白的活性会降低,2周后才逐渐升高[2]。这可能影响断奶2周内仔猪对脂肪的吸收,从而影响日增重。因此在仔猪断奶初期膨化大豆的用量不可过高,而提高发酵豆粕用量有利于缓解断奶应激。

3.2 随着仔猪的生长,在断奶后期,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均能作为优质的蛋白饲料饲喂仔猪,有利于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仔猪断奶后34周,无论是发酵豆粕用量增加,还是膨化大豆用量增加,均可以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后期膨化大豆用量较大时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这是因为随着仔猪的生长,仔猪脂肪酶活性逐渐提高并稳定在一定水平,使断奶仔猪对脂肪消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4],从而有利于生产性能的发挥[5]。同时,由于本试验所用的湿法膨化大豆脲酶活性很低,抗营养因子被有效破坏,因而是仔猪良好的蛋白能量饲料,饲喂效果较好。这一结果与许多报道一致,如江明生用6%12%的膨化大豆饲喂30日龄断奶仔猪,饲喂时间30天,结果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2%10.8%[6]。发酵豆粕在试验后期的优势没有前期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后期仔猪断奶应激已缓解,使得发酵豆粕中的小肽、益生菌等活性物质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如前期明显。所以在断奶后期的日粮配比中,可适当降低发酵豆粕用量以降低成本,适当提高膨化大豆用量有利于仔猪生产性能的发挥。

3.3 用发酵豆粕与膨化大豆以适当的比例配合,作为仔猪的蛋白源饲料,对于筛选经济的无鱼粉断奶仔猪日粮配方意义重大。

  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均是经特殊加工改进的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是配制无鱼粉仔猪饲料较为理想的蛋白源。但两种蛋白原料也有各自的特点。发酵豆粕蛋白含量高,大分子蛋白被降解为多肽,有利于仔猪消化吸收,而且乳酸、益生菌、蛋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可减少断奶应激,促进仔猪生产性能发挥。而膨化大豆在断奶后34周表现出对保育期仔猪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在不同的饲养阶段,两种蛋白饲料应保持适宜的配比。断奶初期,适当增加发酵豆粕用量(11~15%),膨化大豆用量在中低水平(6.94~13.88%),其经济效益较好;断奶后期,即仔猪保育阶段,应提高膨化大豆用量(20.83%),降低发酵豆粕用量(5~11%),以降低饲料成本;否则无论前期和后期,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配比过高均不利于降低饲料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恬,傅永明,吕俊龙等.小肽营养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小肠发育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6)4~7

[2] 刘金银.早期断奶仔猪脂肪营养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J]2000,(4):5961

[3] Cera K R,D C Mahan,R F Cross. 1988.Effect of ageweaning and postweaning diet on small intestinal growth and jejunal morphology in young swine[J].J.Anim. Sci.,66:574

[4] Cera K R,D C Mahan,G A Reinhart. 1989. Apparent fat digestibility and performance responses of postweaning swine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coconut oilcorn oil or tallow[J].J.Anim.Sci.67:2040

[5] 李德发,谯仕彦,肖长艇.单胃动物营养研究进展.第一届中韩国际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85104

[6] 江明生.膨化大豆饲喂断奶仔猪效果试验[J].四川畜牧兽医,2001284):19

Copyright ©2015 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武汉市武昌体育馆路特1号香格里嘉园C-1-2002
电话:027-87369699
传真:027-87366439
邮编: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