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业   尚德兴邦
技术中心 Case

不同梯度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日期: 2014-08-12
浏览次数: 156

 

刘春雪 李绍章 杨雪海 黄少文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209)

 

摘要:选择32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12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即I组5%,II组10%,III组15%,IV组20%,配制4种断奶仔猪日粮分别饲喂4组试验猪,共进行14天试验,至46日龄结束。结果表明:随着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用量的增加,断奶仔猪的日增重逐渐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也得到改善;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能有效降低试验猪的腹泻率;适宜用量的发酵豆粕可降低饲料成本。

关键词:发酵豆粕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腹泻率

 

Effect of Graded levels of Fermented Soybean Meal in Pig Starter diet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Chunxue Liu, Shaozhang Li, Xuehai Yang, Shaowen Huang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Wuhan, 430209, P.R.China)

 

Abstract: 120 crossbred (Duroc×(Landrace×Yorkshire)) pigs weaned at 32 days age were allocated into 4 groups, 3 pans/group, according to close strain, sex proportion and body weight among each treatments. 4 kinds of pig starter diets were prepared, viz, diet I, diet II, diet III and diet IV contained 5%, 10%, 15% and 20% of fermented soybean meal (FSBM), respectively. 4 groups of trial pig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eed 4 kinds of diets. The trial ended at 46 days ag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osage of FSBM increasing, both the daily gain (DG) and feed conversion rate (FCR) of weanling pigs were improved gradually(P<0.05). With the dosage of FSBM increasing, diarrhea rate was also decreased. An apt dosage of FSBM, in present trial was 15%, in pig starter diet can reduce feed cost.

Key words: Fermented soybean meal, Weaned pig, Growth performance, Diarrhea rate

 

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制约着我国养殖业发展是众所周知的客观现实,因此,选用优质植物蛋白原料配制断奶仔猪日粮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的热点。发酵豆粕(Fermented Soybean Meal)是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的一种优质植物蛋白饲料,其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1,2]。由于发酵豆粕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源性蛋白多肽,易于幼龄动物消化吸收,某些小肽还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前景良好。本试验采用不同梯度的发酵豆粕配制断奶仔猪日粮,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断奶应激反应的影响,确定发酵豆粕的适宜用量,并评估其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 发酵豆粕 购自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用特殊微生物菌种经发酵酶解而成的产品,主要成分为植物源性蛋白多肽。用隆丁分区法检测蛋白分子量,其高分子蛋白占2.29%,中分子蛋白占4.29%,低分子蛋白占43.41%,总氨基酸含量为47.43%。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1 发酵豆粕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干物质%

粗蛋白%

消化能MJ/kg

赖氨酸%

蛋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组氨酸%

苏氨酸%

乳酸

%

益生菌CFU/g

含量

92.12

51.29

15.54

3.21

0.68

2.38

9.78

1.31

2.32

3

1×107

注:干物质、粗蛋白和赖氨酸为实测值。

1.2 试验动物: 

选择32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120头(15窝),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1.3试验设计

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I5%II10%III15%IV20%。试验从33日龄开始到47日龄结束,进行2周饲养试验。

1.4 试验日粮配方、营养水平及配制方法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日粮配制方法是根据配方先将大豆、玉米、碎米等基础饲粮全部膨化,然后粉碎并与其余各成分混合均匀,试验料为粉料。膨化大豆脲酶活性为0.03(按GB 8622-88的方法测定),玉米和碎米膨化后的淀粉糊化度为80%

2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原料

I

II

III

IV

玉米(%

25.74

25.00

25.00

25.00

碎米(%

23.31

24.37

24.69

25.00

去皮豆粕(%

15.95

10.63

5.31

0.00

乳清粉(%

10.00

10.00

10.00

10.00

膨化大豆(%

16.00

16.00

16.00

16.00

发酵豆粕(%

5.00

10.00

15.00

20.00

预混料(%

4.00

4.00

4.00

4.00

营养成分

消化能(Mcal/kg

3.320

3.320

3.320

3.310

水分(%

10.32

10.4

10.45

10.52

粗蛋白(%

21.9

21.34

21.04

21.22

粗脂肪(%

5.50

5.35

5.42

5.56

粗纤维(%

1.79

1.98

1.63

1.65

钙(%

0.96

1.02

0.94

0.92

总磷(%

0.68

0.6

0.57

0.62

赖氨酸(%

1.28

1.25

1.26

1.28

注:①以上营养成分含量除消化能是估算值外,其它均为实测值。②配方价:Ⅰ组3146.78元/吨,Ⅱ组3258.45元/吨,Ⅲ组3368.65元/吨,Ⅳ组3479.00元/吨。③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NRC(1998)10~20kg标准配制。④药物及其它成分:香味剂200ppm,甜味剂250ppm,洛克沙生50ppm,抗氧化剂150ppm,防霉剂500ppm。

1.5试验猪的饲养

入试时少喂勤添,入试一周后自由采食,按观测内容做好各项记录。试验猪的消毒、驱虫、免疫等按猪场常规进行,其余按猪场常规饲养管理执行。

1.6 试验观察指标

1.6.1 生产性能指标:分组统计试验期间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

1.6.2 腹泻率: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试验猪腹泻情况,试验结束时计算腹泻率。腹泻率按如下公式计算:腹泻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猪头数×试验天数) ×100%

1.6.3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各组的增重收益和饲料成本,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7试验时间与地点:2005528——2005615在湖北省仙桃市食品公司毛嘴猪场进行。

1.8 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梯度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不同梯度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处理

初重(kg)

末重(kg)

日增重(g)

日采食量(g)

料肉比

I

8.92 ±0.45

12.89 ±0.76

283.69±12.32b

397.55±11.35b

1.41±0.10

II

8.94 ±0.46

13.03±0.78

292.49±17.54b

402.19±8.37b

1.38±0.10

III

8.92 ±0.48

13.32±0.89

314.81±20.58ab

409.31±10.34b

1.31± 0.10

IV

8.93 ±0.47

13.49±0.67

326.03±14.90a

435.18±16.72a

1.34±0.08

注:同一列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不同配合比例的发酵豆粕对生产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递增,仔猪日增重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当发酵豆粕用量20%时,日增重显著高于用量5%10%处理组(P<0.05);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也随之增加,其中20%发酵豆粕处理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表中结果还表明,日粮中发酵豆粕配合比例的增加对断奶仔猪饲料转化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不同梯度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4不同梯度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处理

头数

试验天数

腹泻头·天

腹泻率

I

30

14

39±9.0

9.3%

II

30

14

33±7.2

7.9%

III

30

14

17±5.5

4.0%

IV

30

14

9±2.0

2.1%

结果表明,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断奶仔猪腹泻率明显下降,10%15%20%发酵豆粕处理组腹泻率依次比5%处理组下降了15.38%56.41%76.92%

2.3 经济效益分析

5 经济效益分析

始重

末重

增重

kg/头)

耗料

kg/头)

饲料价格(元/kg)

增重收益(/)

饲料成本(元/头)

效益(元)

I比较

I

8.92

12.89

3.97

5.57

3.15

63.55

17.61

46.03

II

8.94

13.03

4.09

5.63

3.26

65.52

18.35

47.17

+1.14

III

8.92

13.32

4.41

5.73

3.37

70.52

19.30

51.21

+5.18

IV

8.93

13.49

4.56

6.09

3.48

72.99

21.19

51.80

+5.77

5是不同梯度发酵豆粕配制的试验日粮的耗料与增重成本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由表中可知,在断奶后14天试验期间,平均每头猪所获效益随着处理组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10%15%20%处理组比5%处理组分别多获益1.14元、5.18元和5.77元。

3.讨论与结论

3.1 发酵豆粕可改善仔猪生产性能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用量的增加,断奶仔猪的日增重逐渐提高,饲料转化率也得到改善。这应是由于发酵豆粕中植物小肽降低了断奶应激导致的腹泻,同时一部分作为营养调控物质的活性小肽还可直接或间接发挥生理作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使得仔猪生产潜能得以较好的发挥所致[3]。发酵豆粕用量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已经证明小肽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抗凝胶形成性,低粘度等特性在动物体内吸收快、耗能低、不易饱和,与氨基酸之间的运转无竞争性抑制,因而转化利用率高[2]。另外本试验中日采食量也随着发酵豆粕用量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发酵豆粕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3.2发酵豆粕可降低仔猪腹泻率,改善断奶仔猪肠腔环境、缓解断奶营养性应激反应。

本试验中试验猪的腹泻率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这表明豆粕经发酵酶解处理后因有效降低大豆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尤其是发酵酶解产生大量小分子多肽有利于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而呈现出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的良好效果。仔猪断奶应激会导致肠道受损、消化功能紊乱、消化酶活性低,致使蛋白质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继而在大肠发生腐败,产生的氨和胺类物质对肠道粘膜有毒性作用,腹泻加重[4]。小肽特别是2~3肽,可被仔猪完整而有效地吸收,减少了大肠后段氨气和有毒胺类的产生。同时,能维持消化道正常的功能,降低腹泻率[5]。小肽还能够加强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提高抗病力;另外某些活动小肽(如Exorphines)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小肠发育,并刺激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吸收能力[6]。有研究表明,小肽能效刺激和诱导小肠绒毛膜刷状缘酶的活性上升,并促进动物的营养性康复[7]。此外,发酵豆粕中的乳酸含量3%,益生菌含量为1×107CFU/g,可以认为断奶仔猪腹泻率的降低是豆粕经特殊工艺发酵后形成的独特品质和多种有益生物活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3.3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发酵豆粕的经济效益

关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发酵豆粕的经济效益,李绍章等用8%的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和乳清粉,每头猪可平均增加效益3.39[1]。本试验中结果表明,增加发酵豆粕的用量(10%15%20%5%相比)虽然使饲料成本有所提高,但由于其生产性能的提高,所获得的效益仍然是增加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效益分析仅考虑了饲料成本,并没有考虑腹泻带来的药物成本等因素。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由于20%发酵豆粕处理组仅比15%处理组收益增加了0.59/头猪,因此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建议发酵豆粕用量在15%左右为宜。

 

参考文献

[1] 李绍章,陈远华,黄少文.肽黄金配制仔猪早期断奶饲粮的饲养试验研究[J].饲料广角,2003(20)35~36

[2] 李绍章,梁运祥等.大豆发酵降解的多肽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广角,2004(7)36~39

[3] 王恬,傅永明,吕俊龙等.小肽营养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小肠发育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6)4~7

[4] 董国忠,周安国,杨凤等.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大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1996,(4):263~302

[5] 王恬,许若军.饲料源活性肽及其营养生物学意义[J].畜物与兽医,200234(增刊)96~102

[6] Kelly D RBegbie and King T PPostnatal intestinal developmentNVarley M AP E V Williams and T L J LawrenceNeonatal Survival and Growth [M]Occasional Publication NO15British Society of Animal Production Edinburgh199263~67

[7] 陈勇,曹光辛,王锋.小肽吸收机制及营养作用[J].中国饲料,1999(12)15~17

 

作者简介:刘春雪(1978~),女,湖北荆门人,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硕士,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科研工作。

通迅作者:李绍章(1955~),男,湖北黄陂人,研究员,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科研开发工作。

 

 

Copyright ©2015 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武汉市武昌体育馆路特1号香格里嘉园C-1-2002
电话:027-87369699
传真:027-87366439
邮编:330520